近年来,我市黑木耳产业凭借校地合作创新模式,逐步构建起集菌种研发、标准化种植、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。数据显示,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连续19年位居全省首位,小小黑木耳已成为我市农民的“致富金钥匙”。
在黑木耳产业升级过程中,我市与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深度合作,双方聚焦菌种选育领域,协同攻关,成功培育出更适应东宁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菌种。这些菌种实现了东宁黑木耳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,让东宁黑木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,成为消费者认可的优质品牌。
为强化科技支撑,我市创新实施“柔性引才”政策,加大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力度,成立了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宁工作站,定期走访企业和黑木耳种植户,提供技术指导,初步形成“所地合作、产研双赢”新格局。目前,全市已集聚6家专业研发机构、5家科技型企业及500多名科研技术人才,并建立起市、镇、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,为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