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,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,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,努力构建国内中小企业迈向国际的优质服务平台,积极塑造"买全俄卖全国、买全国卖全俄"的交易平台,全力打造进出口加工跨境产业承载平台,着力完善黑龙江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东宁片区,在全省率先完成海关互市贸易管理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线上运行,运营3个多月实现互市贸易额1.49亿元,全省排名第二。今年,我市与中俄蒙凤祥企业联盟及19家企业代表重点围绕园区建设、汽车出口、建筑材料、生物科技、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进行洽谈签约,签约额达15.2亿元。组织广东水产协会赴东宁及俄远东地区实地考察洽谈,搭建了合作平台,拓宽了招商渠道。
我市积极推动对俄贸易多元化和转型升级,不断深化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。对俄贸易方式实现新突破,建成跨境电商"9610"监管场地,截至目前已完成跨境电商贸易额2.6亿元。对俄贸易结构实现新突破,年初以来海产品贸易额达6500多万元,同比增长超33.8倍。2024年1-10月,东宁口岸出口汽车407辆(包括乘用车196辆,商用车211辆),贸易额5828万元,月均出口汽车近41辆。东宁口岸出口汽车零配件1.4亿元,出口农业机械1750万元。对俄经贸合作实现新突破,2024年,我市主办的首届东宁市"龙粤俄"地方经贸合作是"两国三地"共谋合作新机遇,推动两国地方经贸合作走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平台。共有16个项目现场签约,签约额达16.12亿元。
我市始终坚持牢固树立前沿意识、开放意识,统筹贸易、投资、通道和平台建设,努力在全国沿边开发开放中走在前、作表率。目前,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累计推出32项制度政策落地见效,涉及营商环境、"放管服"改革、产业发展、园区开发等多个领域,用制度政策集成创新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。积极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,智慧口岸、智能海关建设稳步推进,积极参与"滨海1号"国际交通走廊和北极航道运输合作,全力争取与国内知名企业协同建设出口边境仓,构建化工、机电、汽车及配件、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基地,探索"边民互贸+跨境电商"模式,推进智慧云仓建设,力争实现互市贸易额达到10亿元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