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5日,由省文化和旅游厅、省文物管理局主办,市委、市政府和牡丹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2024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黑龙江省文物保护主场活动在我市举行,来自全省四十余个市县近百名文物工作者参加活动。活动以“保护文物,传承文明”为主题,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更好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,普及文物知识,传播保护理念,全面展示我省文物保护利用新进展新成效,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,营造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社会氛围。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何大为,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张云鹏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周振海,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李鑫,副市长梁雪,牡丹江市文旅局副局长焦旭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。
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何大为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周振海共同开启了2024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黑龙江省文物保护主场活动的序幕。
周振海在致辞中对省文旅厅选定东宁作为全省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主会场表示感谢。他说,作为我省边境地区历史文化名城,东宁素有“龙兴之地”、“绥芬河流域新旧石器发现和研究中心”、“中东铁路开工奠基地”等美誉。东宁将以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之名,行“保护文物传承文明”之需,要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,共同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。紧紧围绕“保护文物传承文明”这个主题,精心守护域内文化遗产,挖掘放大历史文物这一时代宝藏,展现东宁文物资源活力和价值内涵,助力全省文化遗产代代相传,中华文脉薪火永续!
本次活动亮点纷呈,同步开展了黑龙江省、东宁市文物保护宣传片展播、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十佳优秀典范案例颁奖仪式,黑龙江省和东宁市文物主题游径推介、东宁市“四普”志愿者和普查团队授旗仪式、“文物保护+大学”东宁市文物保护中心+牡丹江师范大学考古实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,黑龙江省文物保护成就展、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十佳优秀典范案例展览、“四普”阶段性成果展览、黑龙江流域文明、绥芬河流域考古新发现等九大亮点活动,让公众在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中,充分感受黑龙江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物价值,体悟文物保护与文明传承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