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委书记时林深入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调研

日期:2023-03-15  发布人:姜颜  作者:王迎龙  来源:东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:155



  3月14日,市委书记时林深入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调研,看望供销系统干部职工,详细了解供销联社深化改革、黑木耳产业发展、助农增收、示范带动等方面情况。时林强调,要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“工作落实年”活动为契机,持续巩固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成果,进一步解放思想,创新方式,发挥优势,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,为助力我市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。副市长梁国强陪同调研。
  在市供销联社,市委书记时林先后来到黑木耳研发中心、无菌培养室、创新工作室等地,详细了解我市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、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建设、科技研发、人才引进、品牌建设等方面情况,并围绕黑木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点、难点问题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。
  时林指出,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,有着悠久的历史、光荣的传统,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。供销合作社改革经历了一个极不平凡的历程。近年来,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化综合改革,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、农民增收致富、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。
  时林强调,东宁的供销系统与其他县市不同之处在于拥有一支硕士工作团队,享有省党代表、省市劳模等先优荣誉和政治待遇,这些都源于黑木耳产业。黑木耳产业是东宁“第一品牌”。近年来,大力推动黑木耳产业“标准化、科技化、品牌化、金融化发展”,积极打造县域百亿级产业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率先突破3万元。市供销社要发挥好黑木耳产业办的牵头作用,做好产业提升,维护核心竞争力。要持续巩固优势,运用好五级科研团队,稳定产业规模和经纪人队伍,稳固绥阳雨润黑木耳大市场销售渠道,做大做强黑木耳全产业链,保持黑木耳产业地位不动摇。要用好品牌,充分用好中国地标产品食用菌类第1名、农业农村部名优农产品培育计划、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、绥阳镇黑木耳基地全国种植业“三品一标”基地等金字招牌,将品牌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。要引才引智,与吉林农大、黑龙江大学、黑龙江微生物研究所、省农科院等加强合作,依托硕士团队导师等,积极促进黑木耳产业科研成果转化。要靠大联强,找准目标平台,与大型集散、头部企业合作,拓展销售和产业链提升,通过需求端推动供给端,通过供给端催生需求端,持续做大做强黑木耳产业。
  时林要求,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安全,聚焦菌种安全、产品质量安全、产业模式安全、资金链条安全,加强生产安全监管,积极营造安全有序的生产经营环境,助推黑木耳产业安全稳定发展。要继续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以优化能力作风建设“工作落实年”活动为契机,以“四个体系”为统领,充分发挥担当精神,加强党建学习,抓好主导产业,创优争先,做大做强我市黑木耳产业,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供销社力量。